Google 公佈最新版的《搜尋品質評分指南》,引起 SEO 和內容營銷圈廣泛關注。最大變革莫過於明確將大量由 AI 工具產生的內容,歸類為「最低品質內容」。這代表,倘若網站仍依賴純自動生成內容進行內容營銷,將可能面臨搜尋流量大幅下滑的風險。
一.Google 首度明確定義「生成式 AI」
新版指南也首次定義「生成式 AI」:「生成式 AI 是一種能產生新內容的機器學習模型,應用範圍包括文字、圖像、音樂及代碼等。」
雖然 AI 工具有助於加速內容製作流程,但 Google 警告:若缺乏人工審核與原創觀點,AI 極可能淪為製造垃圾內容的來源,導致網站評分被拉低。
二.四大 AI 內容濫用行為,列入 SEO 黑名單
新指引對內容品質分類進行重整,並新增多項與 AI 濫用有關的評估標準,內容創作者應特別留意以下幾類違規行為:
- 過期網域濫用(4.6.3)
利用過期網域發布無價值內容,意圖操弄 SEO 排名。
- 網站聲望濫用(4.6.4)
透過高權重網站刊登第三方低品質內容以提升曝光,將列入觀察重點。
- 大規模內容濫用(4.6.5)
利用 AI 大量創作內容,未經人工編輯與審核,即違反品質原則。
- 低努力、低價值內容(4.6.6)
網站內容若主要依賴 AI 工俱生成,缺乏深度與創意,將被評為最低品質。
三.評分員如何判斷 AI 內容? Google 提出警訊特徵
雖然 Google 並未提供 AI 檢測工具,但列出以下「可疑內容」的判別特徵:
- 僅包含常識或公開知識。
- 高度重疊 Wiki 或資料庫內容。
- 缺乏原創觀點或個人評論。
- 包含語句如「作為 AI 模型,我的建議是…」
這些內容即使語句通順、邏輯清楚,只要無實質人類貢獻,也容易被評為「最低品質」。
「低品質」與「最低品質」的關鍵差異 | |
分類 | 定義說明 |
Low | 有整合他人資料,經過基本加工,但未有深度或洞見。 |
Lowest | 幾乎全為抄襲、轉述、或由 AI 自動產出,缺乏原創與價值貢獻。 |
四.填充內容、誇大專業也會拉低評分
Google 明言,為了強化 SEO 而加入過多開場白、無關段落、冗長內容或混亂排版,將被視為“版面誤導”,不僅無助於排名,還會破壞用戶體驗。
此外,過度使用如「專家」、「顧問」等頭銜,若無實證支持,也會影響網站的信任分數。
新版指南強調 E-E-A-T 評估標準(專業性、權威性、可信度與經驗),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:
- 內容是否展現真實專業知識。
- 是否引用可信來源支持觀點。
- 是否過度包裝、誇大不實。
換句話說,專業感不是包裝出來的,而是內容真實價值的展現。
五.結語:AI 不是原罪,但「無人監管」才是風險
Google 並非全面否定 AI,而是強調:內容必須具備人類價值與創意。若網站過度依賴生成式工具、未加以審核與補充觀點,就會落入低品質陷阱,影響整體 SEO 表現。
未來的內容行銷策略,將不再只是「誰寫得多」,而是「誰寫得好」。Edge Tech作為領先的SEO服務供應商,憑藉其專業團隊、豐富的實戰經驗和獨特的優化策略,致力於為各類企業提升關鍵字排名和網站流量。無論是新創公司還是成熟品牌,Edge Tech都能提供量身訂製的解決方案,確保客戶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。選擇Edge Tech,意味著選擇專業、高效和持續的業務成長之路。